引用本文: 张珍, 张晓红, 赵丽娟, 唐卓葳, 张靖, 龙丽, 冯婧, 文益雪.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实施乳腺癌手术管理流程策略调整探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0, 27(6): 653-656. doi: 10.7507/1007-9424.202002069 复制
1 研究背景
2019 年 12 月,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现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肺炎病例,此后疫情蔓延全国各地[1-2]。2020 年 1 月 12 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这一病毒命名为 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3],由该病毒引起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目前已经证实,2019-nCoV 传染性强,且人群普遍易感。随着 NCP 流行趋势的发展和变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影响正常社会秩序和医疗流程。当前我国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防控疫情。
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居于全球女性恶性肿瘤首位[4]。我国各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5]。在 NCP 疫情时期,乳腺癌的治疗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工作流程和策略需要调整和改变,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防控疫情更加重要。结合绵阳地区实际情况,依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第四版)》《绵阳市中心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手术工作制度(第二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 年版)》以及各大医疗中心关于疫情期间乳腺肿瘤治疗参考意见,绵阳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制定了疫情期间乳腺癌手术管理流程策略调整方案,并顺利完成 8 例乳腺癌手术。现报道如下。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临床资料
2020 年 1 月 25 日至 2020 年 2 月 11 日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施行乳腺癌手术 8 例,其年龄 29~51 岁,平均年龄 45 岁,均为女性,均来自于绵阳;均经空心针穿刺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其中 2 例病理分期为 Ⅲb 期,1 例为 Ⅲc 期,均已完成 6 周期的 TEC(环磷酰胺+表阿霉素+多西他赛)化疗;1 例为 Ⅲa 期,2 例为 Ⅱb 期三阴性乳腺癌,已完成 8 周期的 EC-T(环磷酰胺+表阿霉素-多西他赛)化疗,另外 2 例为 I 期三阴性乳腺癌,未接受过任何抗肿瘤治疗。
2.2 调整并制定疫情期间工作流程和方案
在 NCP 疫情时期,依据 NCP 传播特点和国家卫健委防控要求,参考《绵阳市中心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手术工作制度(第二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 年版)》等,结合笔者所在医院的具体情况,乳腺外科及时调整并制定了疫情时期乳腺癌手术管理流程策略调整方案。 方案中明确指出对乳腺外科工作人员(包括医务人员及科室保洁人员等)进行健康调查和疫情防控培训,患病人员不能参与乳腺外科工作,14 d 内有 2019-nCoV 流行病学接触史者,必须经过规范隔离以及严格排查后才能上岗。也将 NCP 患者、NCP 疑似者、不明原因发热者、14 d 内有明确的 2019-nCoV 流行病学接触史者列为择期手术禁忌。乳腺癌患者拟入院手术均为预约入院模式,以患者、家属以及医院工作人员为主要防控点,从患者预约开始到入院,再到手术等多个环节进行调整和疫情防控。所有拟手术患者入院前需完善预检分诊及胸部 CT 排查,并且对患者及陪护的交通、陪护的标准条件及数量、膳食来源渠道等多个方面也提出了要求。NCP 疫情时期乳腺癌手术管理流程和方法见图 1 和表 1。


3 结果
在 NCP 疫情时期,自 2020 年 1 月 25 日春节后至 2020 年 2 月 11 日期间,绵阳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严格按照调整策略进行工作和管理,共施行乳腺癌手术 8 例,均为女性,14 d 内均无流行病学接触史,经胸部 CT 检查均未见肺炎表现。8 例患者均经空心针穿刺活检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后均顺利恢复,未出现手术或感染相关并发症,按计划出院,无患者及医务人员出现 NCP 暴露和感染。8 例患者的具体情况见表 2。

4 讨论
2019-nCoV 属于一种新发现的冠状病毒,与 SARS、MERS 属于同一家族,可导致肺炎,甚至重症肺炎,且传染性强,为人群普遍易感,可在动物与人、人与人之间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潜伏期 1~14 d,有个别案例达 24 d,一般为 3~7 d。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 2019-nCoV 感染的确诊患者,重要的是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且在潜伏期也具备很强的传染性。值得注意的是,SARS 和 MERS 都曾在医院内传播,甚至直接导致医务人员和普通住院患者的死亡[6]。
2019-nCoV 以及 NCP 这些特点,使得乳腺癌的常规治疗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在疫情期间,这将给乳腺癌等限期手术患者带来巨大的威胁。而且患者从预约入院、手术到出院,涉及多个环节,给疫情防控也带来困难。主要面临的困难和风险有以下几点[7]:① 医院属于人员相对聚集的地方,感染 2019-nCoV 的风险增加,而乳腺癌患者免疫力降低,更是面临感染的威胁;② 疫情爆发,医疗资源(包括医务人员和医疗物资等)有限,首先需要满足一线抗疫,造成乳腺外科医疗资源相对紧缺,加大工作开展困难;③ 2019-nCoV 感染潜伏期也具备较强的传染性,且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是传染源,加大了排查难度;④ 患者或者陪护人员可能为漏诊的 2019-nCoV 感染者,成为传染源,导致医务人员或其他患者 NCP 暴露和感染。
结合笔者所在地区的疫情实际情况,依据 NCP 传播特点等,笔者所在医院科室及时制定了疫情时期乳腺癌手术管理流程策略调整方案,结合疫情时期乳腺癌手术的实践体会,笔者有几点经验总结如下:① 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将有限的医疗资源尽量分配给恶性度较高的进展较快的或已经完成术前化疗且无其他内科治疗指征的患者。② 严格按调整方案及工作流程进行疫情排查是重中之重。2019-nCoV 传染性强,且感染潜伏期及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等让疫情防控防不胜防。所以,无流行病学接触史为第一排查原则,且均接受胸部 CT 影像学排查。另外,选择绵阳辖区的患者,禁止乘坐公共交通等减少感染和暴露机会,以确保患者无 2019-nCoV 感染风险。③ 防控疫情要注重每个环节。我们根据疫情时期手术管理流程调整方案制定了具体细则,如限定具备条件的陪护数量(1 人)、禁止外卖人员出入、取消手术室外等候区等,尽量不遗漏每个细节,做到有效防控疫情。④ 运用快速康复理念,促进术后患者早日康复,尽早出院,缩短医院停留时间,减少暴露和感染风险。⑤ 落实各专业责任组组长负责制度,各环节设定专项责任人,确保各环节防控落在实处,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有效防控疫情。患者从预约到手术,再到出院,涉及关口较多,务必落实责任,确保患者不出现并发症和疫情暴露,顺利康复出院。
重要声明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关系。
作者贡献声明:张珍及张晓红提出思路及方案,由张珍执笔;赵丽娟、唐卓葳、张靖和龙丽负责收集资料;冯婧和文益雪负责查阅相关文献。
伦理声明:该研究已通过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文编号:P2020009)。
1 研究背景
2019 年 12 月,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现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肺炎病例,此后疫情蔓延全国各地[1-2]。2020 年 1 月 12 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这一病毒命名为 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3],由该病毒引起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目前已经证实,2019-nCoV 传染性强,且人群普遍易感。随着 NCP 流行趋势的发展和变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影响正常社会秩序和医疗流程。当前我国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防控疫情。
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居于全球女性恶性肿瘤首位[4]。我国各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5]。在 NCP 疫情时期,乳腺癌的治疗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工作流程和策略需要调整和改变,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防控疫情更加重要。结合绵阳地区实际情况,依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第四版)》《绵阳市中心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手术工作制度(第二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 年版)》以及各大医疗中心关于疫情期间乳腺肿瘤治疗参考意见,绵阳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制定了疫情期间乳腺癌手术管理流程策略调整方案,并顺利完成 8 例乳腺癌手术。现报道如下。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临床资料
2020 年 1 月 25 日至 2020 年 2 月 11 日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施行乳腺癌手术 8 例,其年龄 29~51 岁,平均年龄 45 岁,均为女性,均来自于绵阳;均经空心针穿刺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其中 2 例病理分期为 Ⅲb 期,1 例为 Ⅲc 期,均已完成 6 周期的 TEC(环磷酰胺+表阿霉素+多西他赛)化疗;1 例为 Ⅲa 期,2 例为 Ⅱb 期三阴性乳腺癌,已完成 8 周期的 EC-T(环磷酰胺+表阿霉素-多西他赛)化疗,另外 2 例为 I 期三阴性乳腺癌,未接受过任何抗肿瘤治疗。
2.2 调整并制定疫情期间工作流程和方案
在 NCP 疫情时期,依据 NCP 传播特点和国家卫健委防控要求,参考《绵阳市中心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手术工作制度(第二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 年版)》等,结合笔者所在医院的具体情况,乳腺外科及时调整并制定了疫情时期乳腺癌手术管理流程策略调整方案。 方案中明确指出对乳腺外科工作人员(包括医务人员及科室保洁人员等)进行健康调查和疫情防控培训,患病人员不能参与乳腺外科工作,14 d 内有 2019-nCoV 流行病学接触史者,必须经过规范隔离以及严格排查后才能上岗。也将 NCP 患者、NCP 疑似者、不明原因发热者、14 d 内有明确的 2019-nCoV 流行病学接触史者列为择期手术禁忌。乳腺癌患者拟入院手术均为预约入院模式,以患者、家属以及医院工作人员为主要防控点,从患者预约开始到入院,再到手术等多个环节进行调整和疫情防控。所有拟手术患者入院前需完善预检分诊及胸部 CT 排查,并且对患者及陪护的交通、陪护的标准条件及数量、膳食来源渠道等多个方面也提出了要求。NCP 疫情时期乳腺癌手术管理流程和方法见图 1 和表 1。


3 结果
在 NCP 疫情时期,自 2020 年 1 月 25 日春节后至 2020 年 2 月 11 日期间,绵阳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严格按照调整策略进行工作和管理,共施行乳腺癌手术 8 例,均为女性,14 d 内均无流行病学接触史,经胸部 CT 检查均未见肺炎表现。8 例患者均经空心针穿刺活检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后均顺利恢复,未出现手术或感染相关并发症,按计划出院,无患者及医务人员出现 NCP 暴露和感染。8 例患者的具体情况见表 2。

4 讨论
2019-nCoV 属于一种新发现的冠状病毒,与 SARS、MERS 属于同一家族,可导致肺炎,甚至重症肺炎,且传染性强,为人群普遍易感,可在动物与人、人与人之间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潜伏期 1~14 d,有个别案例达 24 d,一般为 3~7 d。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 2019-nCoV 感染的确诊患者,重要的是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且在潜伏期也具备很强的传染性。值得注意的是,SARS 和 MERS 都曾在医院内传播,甚至直接导致医务人员和普通住院患者的死亡[6]。
2019-nCoV 以及 NCP 这些特点,使得乳腺癌的常规治疗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在疫情期间,这将给乳腺癌等限期手术患者带来巨大的威胁。而且患者从预约入院、手术到出院,涉及多个环节,给疫情防控也带来困难。主要面临的困难和风险有以下几点[7]:① 医院属于人员相对聚集的地方,感染 2019-nCoV 的风险增加,而乳腺癌患者免疫力降低,更是面临感染的威胁;② 疫情爆发,医疗资源(包括医务人员和医疗物资等)有限,首先需要满足一线抗疫,造成乳腺外科医疗资源相对紧缺,加大工作开展困难;③ 2019-nCoV 感染潜伏期也具备较强的传染性,且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是传染源,加大了排查难度;④ 患者或者陪护人员可能为漏诊的 2019-nCoV 感染者,成为传染源,导致医务人员或其他患者 NCP 暴露和感染。
结合笔者所在地区的疫情实际情况,依据 NCP 传播特点等,笔者所在医院科室及时制定了疫情时期乳腺癌手术管理流程策略调整方案,结合疫情时期乳腺癌手术的实践体会,笔者有几点经验总结如下:① 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将有限的医疗资源尽量分配给恶性度较高的进展较快的或已经完成术前化疗且无其他内科治疗指征的患者。② 严格按调整方案及工作流程进行疫情排查是重中之重。2019-nCoV 传染性强,且感染潜伏期及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等让疫情防控防不胜防。所以,无流行病学接触史为第一排查原则,且均接受胸部 CT 影像学排查。另外,选择绵阳辖区的患者,禁止乘坐公共交通等减少感染和暴露机会,以确保患者无 2019-nCoV 感染风险。③ 防控疫情要注重每个环节。我们根据疫情时期手术管理流程调整方案制定了具体细则,如限定具备条件的陪护数量(1 人)、禁止外卖人员出入、取消手术室外等候区等,尽量不遗漏每个细节,做到有效防控疫情。④ 运用快速康复理念,促进术后患者早日康复,尽早出院,缩短医院停留时间,减少暴露和感染风险。⑤ 落实各专业责任组组长负责制度,各环节设定专项责任人,确保各环节防控落在实处,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有效防控疫情。患者从预约到手术,再到出院,涉及关口较多,务必落实责任,确保患者不出现并发症和疫情暴露,顺利康复出院。
重要声明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关系。
作者贡献声明:张珍及张晓红提出思路及方案,由张珍执笔;赵丽娟、唐卓葳、张靖和龙丽负责收集资料;冯婧和文益雪负责查阅相关文献。
伦理声明:该研究已通过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文编号:P2020009)。